孕妇腿抽筋是怎么回事?
“腿抽筋”在医学上被称为腿痛性痉挛,表现为腿部一组或几组肌肉突然、剧烈、不自主的收缩,变得很硬,疼痛难忍。抽筋虽然仅持续几分钟,但是发作过后肌肉的不适感或触痛可以持续几个小时。
怀孕后,孕妇体重明显会增加,双腿的承受负担加重,导致腿部肌肉处于疲劳状态。加上孕妇身体钙消耗比较大,如果补钙不及时,容易引起腿抽筋。另外,怀孕期间走太多路、站得太久,血液循环不良或寒冷都是引起抽筋的可能原因。
一、低钙血症引发的孕妇腿抽筋
妊娠期间,胎儿骨骼发育需要大量的钙,而这些钙质最主要是由母体提供。如果孕妇每天钙质的摄入量不足1500mg,那么就不足以提供孕妇和胎儿每日的钙质所需,容易引发低钙血症。人体腿部肌肉收缩、细胞分裂等都需要大量的钙质,缺钙会刺激腿部肌肉神经更加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和孕妇腿抽筋。孕妇在白天的血钙水平比夜间高,所以夜间更容易腿抽筋。
应对方式:
为预防缺钙,孕妇平时要注意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芝麻、牛奶、排骨、虾皮、海带等,有利于胎儿生长,并可防止肌肉抽搐。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孕妇的钙适宜摄入量为1000-1200mg,而孕妇膳食调查表明,人均膳食每日钙摄入量仅为479mg左右,因此,中国孕妇每天应额外补充521-721mg元素钙。因此,除去饮食,中国孕妇每天应额外补充元素钙600毫克左右。所以,在选择钙制剂时要注意含钙量。
维生素D可帮助肠道钙的吸收、促进钙离子在骨骼中的沉积和减少肾脏钙离子的排出。维生素D缺乏可使钙吸收率降至10%以下。如果孕妇维生素D充足,则有利于预防小儿佝偻病,因此,保证适量维生素D摄入,对于孕妇而言尤其重要。
二、饮食原因引发的孕妇腿抽筋
缺钙虽是孕期抽筋的最常见原因,但抽筋却并不全由缺钙所引起。孕妇在一次过量摄入肉类物质后,也会引起抽筋,这是因为肉类富含蛋白质,摄入过多将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引起电解质紊乱。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之一就是抽筋。
应对方式:
孕妇饮食应该讲究营养的均衡摄入,各类食物吃得越多并不一定越好,暴饮暴食就更不可取了。肉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同时肉类也是我们每天所需的铁、铜、锌、镁等营养元素的最好的来源之一。每天适当地食用肉类对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都是必需的。不过,如果摄入的食物中肉类的比例超标,就会对身体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同时,维生素C对钙的吸收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饮用橙汁等有利于钙的吸收。
三、劳累过度引发的孕妇腿抽筋
随着孕期体重的不断增加,准妈妈腿部负担不断加重,腿部肌肉经常处于疲劳状态;怀孕期间走得太多或站得过久,腿部肌肉负担增加,导致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就会引起肌肉痉挛。
应对方式:最好洗热水澡,并按摩双下肢肌肉,减少乳酸堆积,从而避免腿部抽筋。临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0分钟,泡脚的盆要深一些,水要多一些,最好超过脚脖子,可起到舒筋活血、解除痉挛的作用,效果会更加显著。